首页 > 组工动态 > 基层动态

奋楫笃行谱华章——2021年南江组织工作综述

发布日期:2022-04-07 09:30文章来源:南江县委组织部浏览击量:1137

2021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,也是南江组织工作昂首阔步迈向新征程的一年。

这一年,在县委的坚强领导和市委组织部的正确指导下,县委组织部紧紧围绕“生态立县、文旅强县、和美善治、同步振兴”的实践路径,高质量完成县乡村领导班子换届工作,党建促进乡村振兴、引领基层治理喜摘累累硕果,省级人才工作先行区创建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,为加快建设生态经济发展高地、国际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。

这一年,巴中村政学院被党中央、国务院表彰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。县委组织部被省委、省政府表彰为全省“五个一”帮扶先进集体。南江县被表彰为全市组织工作先进县、全市人才工作先进县……每一位组工人的汗水和努力汇聚成一项项荣誉,点缀在新时代组织工作的亮丽画卷上。

突出政治功能,推进党员教育“常态化”

——弘扬建党精神。举办全县党务干部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研讨班,35个宣讲团、1.2万多名宣讲员激活全县党员心中的红色记忆,让伟大建党精神薪火相传。围绕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方案,评选表彰先进基层党组织30个、优秀共产党员40名、优秀党务工作者30名。完成1981名老党员“光荣在党50年”纪念章颁发、1500多名30年以上党龄党员贺卡发放,走访慰问老党员、老干部、生活困难党员1035人,发放慰问资金52.12万元。

——加强理论学习。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,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届六中全会,省委十一届九次、十次全会,市第五次党代会和县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。开展党性教育15次。举办新时代治蜀兴川“一把手”提能、专业化领导培养、年轻干部铸魂培训3期。落实领导干部上讲台制度,县级领导、部门负责人到党校授课62人次,推动各级党员干部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、指导实践、推动工作。

——重构干教体系。采取“原址提档+基地升级”模式,投入维修改造资金460万元,党校校舍环境面貌焕然一新。县委党校与巴中村政学院在管理体系上融合、在师资队伍上互补、在教学阵地上共享,管理体制更加优化。创新“党校铸魂+高校提能+实践练兵”多维教学模式。打造红色教育基地、现场教学点位8个。开展干部教育培训28期2700多人次,党员教育课件《熔炉》获全省电教片评选三等奖。

紧扣“五好”目标,锻造振兴发展“生力军”

——坚持鲜明导向。12名科级干部提任副县级领导职务,13名副科级干部提任党政正职。从“五方面人员”中择优选拔31人进入乡镇领导班子,乡镇领导班子平均年龄较换届前下降0.7岁,具有大学及以上学历215名,占比67%。召开严肃换届纪律专题民主生活会90多场次,签订《严肃换届纪律承诺书》3500多份,制发换届纪律及有关要求《明白卡》4500多张,专题谈心谈话3300多人次。组建8个巡回监督组、31个驻点监督组,全程监督传导压力。

——强化锻炼培育。突出基层导向,结合基层治理、乡村振兴等工作需求,公开考录公务员(参公人员)31名。实施“墩苗历练”计划,选派56名选调生到村任职、106名干部到重点项目实践历练、5名干部人才到浙江东阳挂职学习。举办新提任科级领导干部培训班等专题培训3场,培训年轻干部150人。积极推动干部“双向交流”,在县乡共交流任职294名干部,进一步优化干部队伍经历、年龄、专业结构,增强干部队伍整体功能。

——突出严管厚爱。印发《南江县公务员平时考核实施方案》,规范公务员平时考核,全面准确评价公务员德才表现,建立平时考核省级联络点1个、市级示范点2个。公山镇探索的“三线考核办法”获得省市委组织部的充分肯定。突出政治标准、工作实绩、贡献积累等,用好职级晋升政策,晋升职级359人次。做好受处分干部教育转化、跟踪联系、心理疏导工作,让受处分干部知错纠错、提振精神、勤奋工作。一年来,共有5名处分期满、表现较好的干部按程序得到重新启用、提拔使用。

夯实基层基础,深耕组织建设“责任田”

——建强组织体系。常态化推动“两个覆盖”攻坚行动,成立律师行业联合党支部1个,新建行业综合党委1个,新建两新组织党支部10个。常态开展机关党建“灯下黑”、企事业单位“两张皮”问题整治,着力解决组织生活制度不严不实、党员教育管理宽松软等突出问题。深化国有企业党建入章、双向进入交叉任职,做优学校“三红工程”“四质教育”,打造医卫“守望工程”党建品牌,提升党组织书记“双带头人”整体素质。健全完善“1+2+5+N”两新组织体系,创建南江县亿联建材家居产业园基层党建高质量发展示范园。

——引领乡村振兴。391个村(社区)实现书记主任“一肩挑”,占比达95%。村“两委”班子平均年龄较换届前下降1.5岁,具有高中及以上学历1780名,占比62.5%。组织137名村(社区)干部、31名后备力量参加学历提升教育。向脱贫村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、集体经济薄弱村、党组织软弱涣散村等选派驻村工作队165支,帮扶干部476名。推行村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兼任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。实施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18个,争取项目资金1800万元。

——提升治理效能。围绕建设“城乡基层治理样板区”目标,研究确定239项重点任务,印发“十项微改革”等方案,促进村(社区)治理深度融合。成功上榜中国最美乡村百佳县市榜单,建成省级基层治理示范镇1个、示范村5个。赤溪镇西厢村获评“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”。强化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后续治理,“四个搬迁+”经验被国家发改委作为政策指引典型案例在全国推介,“一强三联”聚居点治理模式被《中国改革报》推介。强化老旧小区治理,200多家驻区单位、1.2万多名党员参与共建共治共享,销号“问题楼盘”154个,为1.36万户群众办理了不动产权登记证书,南江县群众参与老旧小区改造的典型做法被国家发改委在全国推广。创新培树“有事好商量”“朝阳520”等治理品牌。组建“红色便民代办队”,开展代办服务3000多件次。成功入围全省第二批城乡社区治理试点县,完成集州街道全省“三社联动”机制创新试点、公山镇流坝社区等5个省级第二批便民服务型、智慧科技型社区创建。

坚持外引内育,创建人才工作“先行区”

——构建工作体系。建立了县委书记、县长任双组长的省级人才工作先行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,制定《南江县人才工作先行区创建方案》,规划3年工作清单,梳理43项重点任务,建立推进台账,对标对表抓落实。针对人才流失较多、在职人才学历偏低等短板,探索制定《南江县保持人才队伍稳定八条措施》《南江县在职急需紧缺专业人才学历提升管理办法》等新机制。大力推进“医联体”“校联体”建设,县妇幼保健院与成都妇女儿童中心医院组建妇幼专科医疗联合体,县人民医院与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组建专科联盟;实验中学结对重庆十八中,在学校管理、学科带头人培养等方面深度交流合作,办学质量大幅提升。市级院士(专家)工作站增至6家,建成省级众创空间2家、市级创新创业平台6家。

——加大引育力度。选送300名干部人才赴浙江大学等知名高校进修学习。推荐26名干部人才到省市部门、重点项目跟班学习。大力实施“百千万引才工程”,引进急需紧缺专业人才85人,招聘免费师范生、定向医学生、医务人员、教师等275人,招募“三支一扶”35人。运用“岗编适度分离”机制,为企业引进一批急需紧缺专业人才,引导县城学校、医疗机构到乡镇学校支教、支医57人。深化人事制度改革,66名基层事业人员享受中、高级职称评聘优惠政策。启动农业专业技术职称“双定向”工作,在全市率先实施“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”政策,33名企业技能人才取得技术职称。

——强化贴心服务。健全县委联系服务专家人才制度,走访慰问专家人才30多人。举办“奋斗百年路•启航新征程”青年人才座谈会、青年人才联谊活动、新聘引进人才培训会,为各类人才搭建沟通交流平台。按25万元、20万元、15万元、10万元、3万元标准,为正高职称、博士研究生、副高职称、硕士研究生、本科生发放安家补助65.65万元。建设人才公寓48套,配齐常用家具家电,确保引进人才拎包入住。

凡是过往皆为序,唯有拼搏续华章。新的一年,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围绕中心,服务大局,扎实推进组织工作高质量发展,为建设生态经济发展高地、国际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,以优异成绩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