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组工动态 > 基层动态

我市全力做好两项改革“后半篇”文章——

三区同建、三重融合 构筑“产村景文人”同发展新景

发布日期:2021-10-18 13:34文章来源:巴中日报浏览击量:

今年6月,围绕玉湖景区,一条连接青杠、龙泉、玉白、双山4村的沿湖旅游环线建成。假日期间,全新车行道更加顺畅,沿湖游步道多了前来观光打卡的游客。

在推进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两项改革中,南江县长赤镇打破行政区划限制,以划分经济区的方式优化经济地理版图,开展“四村合一”“多规合一”实用性村规划编制试点。

两项改革“后半篇”文章工作启动以来,我市将规划编制实施和“三区同建”(产业园区、田园景区、新型社区)作为重要载体和抓手,坚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点任务、两项改革“后半篇”文章重点任务、农业农村工作重点任务“三重融合”,全力推动“产村景文人”一体化发展。

以规划引领为切入点

优布局、集动能

青杠、龙泉、玉白、双山4村位于长赤镇南侧,总面积2104.35公顷,户籍人口为9021人。全域均属丘谷地貌,南部环绕玉堂水库,山水田林齐备。在《长赤镇青杠村、龙泉村、玉白村、双山村“四村合一”“多规合一”实用性村规划》中,4村将按照农旅融合的方式,塑造乡村特色。

“之所以在这4个村试点,是依据资源优势、发展潜力选择的结果。”南江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透露,该片区龙泉村预计年内启动建设“华润希望乡村”项目,将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,给村民增收致富带来更多机会。

为进一步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、提高空间治理能力,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日前印发通知,向全市三县三区的27个中心镇和社区派驻规划师。到2023年底,巴中将实现所有乡镇、社区派驻规划师全覆盖。

优化布局,拓宽发展空间,统筹编制市县乡村四级规划和巴中经开区、文旅新区国土空间规划,优化产业、交通、医疗、教育等规划布局,采用“多镇合一”“多村合一”“镇村合一”的编制模式,有序推进长赤镇、光辉镇等7个乡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试点。

扩区调位,整合优势资源,高起点高标准建设“巴中市光雾山诺水河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”,将南江县光雾山、通江县诺水河等7个旅游资源丰富、空间布局相邻的乡镇划入新区范围,整合优势资源,统一策划规划、开发建设、运营管理。

连镇成片,集聚发展动能,创新开展“三农”工作综合示范片建设,统筹推进“三农”和乡村振兴工作。打破区划界线,在全市划定15个“三农”工作综合示范片,覆盖48个乡镇,年内规划投入各类项目200余项、资金22.5亿元。

以“三区同建”为主抓手塑形象、提品质

在完成村级建制调整后,通江县唱歌镇唱歌郎村利用集体经济扶持项目,引进企业入驻,将村委会阵地打造成乡村大酒店,盘活周围18套闲置农房改造成民宿,按照“支部牵头+企业经营+农户参股”的利益联结模式按比例分红、助农增收。

如今,随着外来“候鸟式”旅居人群逐渐增多,唱歌郎村已基本形成了以唱歌石林景区为主、唱歌郎民宿村为辅的核心文旅康养产业带,果蔬、茶叶、青花椒、中药材等产业规模不断壮大。“我在这个酒店打临工,一个月可以挣2000多元。”村民吴娟高兴地说。

我市将乡村产业化、新型城镇化同步推进,推动要素跨界配置、“产村景文人”深度融合。

景区引领,建设秀美乡村。深化“两山”理论,把靠园区、靠景区、靠产业基地作为推进重点镇、中心村建设的前置条件,加快接通农村“自来水”、打通“断头路”、开通“天然气”、联通“互联网”,推动“景区田园化、田园景区化”。

园区带动,产业升级提速。按照“因地制宜、集中连片、三产融合”发展思路,先后建设国家级现代农业园区1个、农业科技园区1个,国家和省级农产品优势区6个;建设巴山田园综合体69个、粮食绿色高质高效万亩示范片9万亩、优质粮油基地44.6万亩。

社区驱动,激活基层治理。坚持创业跟着产业走、就业跟着园区走,通过产业园区吸、龙头企业带、专合组织联、闲置资产活等方式,在全市493个城乡社区推行“四议四调四评”工作法等基层治理新模式,示范带动全市建设党建引领型、便民服务型、社会组织参与型示范社区132个,分类盘活闲置资产14.6万宗。

以“三重融合”为发力点促发展、提效能

我市始终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作为两项改革“后半篇”文章的重要内容,推动其与乡村全面振兴有效衔接。争取到位中省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12亿元,建立防返贫致贫基金7532.4万元;定期排查化解农户返贫致贫风险,排查“三类户”968户、2905人,逐一兑现落实帮扶措施,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。

在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,我市二合一的村共619个,三合一的村131个,四合一的村7个,并入社区的村104个。随着村级建制个数和村干部职数减少,初步测算,每年可减少村级公务运行经费6500万元、干部报酬补贴2900万元。

此外,我市各乡镇在盘活、处置镇村资源方面做出大量探索:对距离乡镇较近的合并村闲置房屋资产,通过协调处理,调剂给新成立的社区、村委会作为办公用房;对地理条件较好、交通便利的村级闲置资产,用于发展乡村旅游、特色农业产业等;部分村合并后,对闲置资产相对边远、处置难度大的房屋,改作便民服务代办点、养老院、日间照料中心等。

以便民服务来说,截至目前,全市新(改、扩)建乡镇便民服务中心139个、村(社区)便民服务室(代办点)2670个。制定出台“村民办事不出村、居民办事不出社区、企业办事不出园区”工作方案,全面推行“一枚印章管审批”,下放乡镇政务服务事项198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