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市将实施“百千万引才工程”

形成“百名高层次人才领航、千名专业人才支撑、万名产业人才集聚”的发展态势

发布日期:2021-07-28 10:09文章来源:巴中日报浏览击量:

为广泛集聚各类优秀人才,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队伍,推动“三市两地一枢纽”建设,日前,我市印发了《关于实施“百千万引才工程”的通知》,系统谋划实施一系列重大人才政策和人才项目,统筹推进高层次人才、急需紧缺专业人才、产业人才队伍建设。
  《通知》明确,力争到2025年,全市引进500名以上高层次人才、1000名以上急需紧缺专业人才、10000名以上产业人才,全面形成“百名高层次人才领航、千名专业人才支撑、万名产业人才集聚”的发展态势。
  实现提质增量 8大渠道引进人才
  《通知》从市内统筹引进人才、组织赴外专项引进人才等8个方面,拓宽渠道,引进人才。
  市内统筹引进人才方面,将组织企事业单位通过公开招聘,每年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专业人才100名以上、产业人才1200名以上,力争每年招引党政人才300名以上。
  组织赴外专项引进人才。主动参加四川人才活动周、“蓉漂”人才日等系列活动,持续开展“智汇巴中·才领未来”赴知名高校专项引才活动,通过参加“双选会”等方式,每年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专业人才200名以上。
  紧扣重点产业引进人才。用好用活“岗编适度分离”机制,每年为重点产业、重点企业引进20名以上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。鼓励支持重点产业、重点企业通过参加全市统筹引才和赴外专项引才、网上“百日招聘”等活动,每年引进2000名以上产业人才。
  依托基层项目引进人才。大力推进乡村人才振兴,通过“三支一扶”计划等人才服务基层项目,每年招引500名左右基层项目专业人才;通过公费师范生、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培养医学生等项目,引进一批行业领域专业人才。
  深化校地合作引进人才。拓展市校(院、企)战略合作深度和广度,积极转化一批科技成果,定期组织一批大学生来巴实习实训,柔性引进一批高层次人才。
  搭建创新平台引进人才。鼓励推荐企事业单位申报创建重点(工程)实验室等人才发展平台5个以上,力争每年吸引10名左右高层次人才或5个左右专家团队来我市开展创新研究;深化成巴、渝巴、川东北地区人才协同发展,采取挂职、互派等方式,每年引进培育一批高层次人才。
  优化特聘岗位引进人才。用好用活特聘专家制度,采取设立“候鸟型”人才工作站,推广“人才飞地”等做法,力争每年柔性引进20名以上高层次人才。
  一事一议引进紧缺人才。对海内外高层次人才,可采取“一人一策”“一事一议”方式引进,或可按照专项招聘、定向引进的办法,切实解决紧缺人才匮乏问题。
  完善激励政策 新引进人才最高可享25万元安家补助
  《通知》提出,将强化人才待遇保障。健全安家补助和工作补贴动态调整机制,新引进的正高级职称人才、全日制博士研究生、副高级职称人才和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分别给予25万元、20万元、15万元、10万元的一次性安家补助和每月2000元、1500元、1000元、1000元的工作补贴(补贴时限36个月)。对新引进的“双一流”建设高校本科毕业生给予每月1000元的工作补贴(补贴时限36个月)。鼓励支持用人单位实行协议工资、技术入股等激励方式柔性引进人才,并按照有关规定由同级财政给予10万元资金资助。
  注重人才培育培养。引进的国家、省部级高层次人才直接纳入市级高层次人才管理范围;每年遴选并支持一批高端人才申报国家、省部级人才工程(项目)。健全人才结对帮扶机制,通过定期交流等方式加速人才成长。鼓励支持各类人才根据工作需要攻读硕士、博士研究生学历学位。
  增强人才内生动力。用好用活职级晋升等政策,深入实施下派调任等“五个一批”人才激励计划。鼓励支持优秀人才到企业挂职、兼职,事业单位科研人员创新创业。畅通党政人才、专业技术人才、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流动渠道。开辟优秀人才职称评审“绿色通道”。
  提升人才服务质量。落实党委联系服务专家人才制度和天府英才卡制度,积极推荐优秀人才参与各级各类荣誉项目评选、担任“两代表一委员”或进入党委、政府决策咨询机构。积极支持优秀人才按市、县区人才公寓租住管理办法租住人才公寓,对在市域内购买商品自住住房的人才,按照规定享受住房公积金贷款优惠政策。
  坚持党管人才 建立人才工作绩效评估机制
  《通知》强调,各地各部门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,把“百千万引才工程”作为推进人才强市战略的重要抓手;市、县区两级要根据人才培养引进的现实需要,切实加大财政投入保障力度。
  《通知》提出,建立人才工作绩效评估机制,每2年开展一次人才工作质效评估,动态调整引才育才惠才政策。完善人才工作专项述职制度,建立动态管理制度,实行备案管理制度。
  此外,我市将建立健全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,把“百千万引才工程”工作成效纳入人才工作年度绩效考核;采取线上线下、整体联动、内外结合的方式,多渠道多形式多角度开展宣传工作,着力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。